去年有一个记录是:连续五个月没点一次外卖。但是自打京东外卖入局后,最近狂点外卖。前段时间看了《逆行人生》,我就开始搞不清楚,从骑手的角度出发,这个外卖究竟是要多点一些还是少点一些才好。
这周还是在用 Windsurf 写新 App,渐入佳境,心情好很多。
经过不断的调试和测试,终于把睡眠统计的基础功能做出来了,和苹果官方的健康应用以及其他几个带有睡眠统计功能的 App 的结果统一了。这些功能难度不高,但就是测试周期比较长,必须睡一晚才能出结果……而且为了测试各种情况, 还需要刻意打乱自己的睡眠节律。
另外,有很多细节真的是必须读官方文档才知道,就算是把文档喂给 AI 它都有时候不能领会你的意图。AI 还有时候会把不该合并的合并,不该过滤的过滤,review code 也着实累人。
通过调研其他健康类 App,我发现获取并分析数据可能不是最麻烦的,麻烦的是引导用户结合 Apple Watch 来使用 App,还有就是向用户解释各种指标的意义和范围。
在 Apple Ads 投放将近一个月,最终以失败告终,至少我认为是失败了。
整个投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国内外一起投放,第二阶段只投放国内,第三阶段只投放美国。 第二阶段的结论是国内的单次点击价格比国外高,但是下载量也是最大的。第三阶段的结论是美国的转化率最高,高到 DeepSeek 说数据不正常。
我设置的是每天消费上限是 100 元,所以一共是 2000 多,现在看来是完全打水漂了,下载和付费并没有这些投放有任何起色。这些钱我可以买几个游戏,买个新显示器,买两个新键盘,或者给我的仓鼠买几套豪华笼子的,但是这就是学费,我学到的就是:以后不投放了。
半个月前,我在小红书上发现了一个 App,简直是极简日记 1:1 复刻的,于是我就在 App Store 后台提交了申诉。苹果官方很快就立案了,但是对方直到昨天才回复,真令我大受震撼。
抄袭证据确凿无疑,大家可以自行比对,我只挑出来几个页面:
1.编辑页面,整体布局十分类似,特别是工具栏。
2.导入和导出,几乎完全一致,特别是说明文字,一字不差。值得注意的是,到处文件的是 mdd 格式,我们当初是根据我们的 App 英文名字 Minimal Diary 给导出文件的格式设置为 mdd(Minimal Diary Data),对方也全部复制了。
3.付费页面的功能列表,从顺序到文案几乎一模一样。
4.主页面左上角的弹出菜单,顺序和文案几乎一模一样。
5.设置页面,选项的顺序和文案几乎一模一样,特别是关于备份的说明文字,一字不差。
但是对方始终无视文案、功能和 UI 的像素级复制这一事实,一直通过偷换概念式狡辩,居然说是苹果官方控件元素,还说是通用布局和功能……
对方的第一次回复:
My app fully complies with Apple's App Store requirements.
My app's code is entirely written by me. From the source code to the program structure, all elements including buttons, colors, fonts, and icons are native to the iOS system, without any third-party components.
Regarding the alleged page similarity issue, if this argument stands, does it mean that no one else can write similar text or descriptions? Following this logic, since all messaging apps in the market have similar chat page layouts and social feed layouts, does this mean others cannot use similar layouts?
Regarding the "mdd" file format, in my case it stands for "mydaydiary" (my day diary), which ha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meaning from their "mdd".
I will continue to update new versions.
对方的第二次回复:
1.我方将于今日重新提交上架申请
2.关于对方说的持续剽窃我对方原创内容获利,我方并没有剽窃对方任何原创内容,从元素 图标 按钮 字体 颜色 我都是用的苹果官方自带的元素组件
3.后续不再回复
对方的第三次回复:
1.我方暂时下架是因为对方有组织的对我方 APP 进行差评行为,我方后台有记录,且我方有申诉恶评并且成功的记录。
2.我方今日将提交新版本覆盖更多功能。
3.对方一直说我方抄袭,工具栏,文案,弹出菜单,可是这些都是常用的基本控件和文字,更是作为日记类别通用的功能,市场上的很多 APP 都是类似的功能。
4.后续不再回复。
看完这些邮件回复,我都气笑了:
我在和对方邮件 battle 的同时发现他们还搞了个骚操作,自己主动下架了 App 半天,说是避免差评。你也不看看你一共才 5 个评分,置顶的好评还是自己刷的,就这评分才 1.8,还说是我们引导了差评,笑死。然后他有上架更新了两个版本,把之前的评分都重置了,自己又刷了一个五星好评上去,但是过了一天评分又掉到了 3.0,置顶的评论还是个一星差评。虽然又更新了两个版本,但是上面图里的抄袭细节仍然没有更改,不断在无视和挑战苹果审核指南。
也有人说这在「法律上」这不是抄袭,但这样做,便是对吗?
之所以第二期就选择这个小哥,是因为我在他最近的动态里也发现了和我差不多的心境,我就主动约他一起聊一下。
这位小哥本人拥有异于绝大部分程序员的艺术家气质,兴趣广泛,作品也是精美和有趣。独立开发并不是他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且他在独立开发之前有了一笔存款,就像古代欧洲的艺术作品大多出自于富足阶层一样,我猜这就是他的作品与众不同的主要原因。
所以啊,千万不要一冲动就辞职去干独立开发!
以下是和他交流后我的感悟:
从这期开始,我会让对方推荐一个东西,可以是一本书、一个生产力工具、或者一个生活好物。这次小哥推荐的是一本书,尤里·莱文的《做难而正确的事》。
如果一天 24 小时都有监控计时器的话,那我最近花费时间最多的不是在代码上,而是在仓鼠上。每天都在清理笼子,规划笼子内的布局,自制挖掘屋和管道,买各种玩具、零食和垫料,我甚至想买一个自带计数器的跑轮了。这小东西养得都胖成球了,每天都看不够。